热浪席卷彭城,蝉鸣聒噪。对许多老年人来说,这份酷热不只是体感不适,更是健康的严峻挑战。中医认为,一年有五季,夏天和秋天之间还有一个“长夏天”,这个特殊的时段,正是老年人健康最需警惕的时期。
老人面临双重考验
中医经典《素问》点明长夏的本质:“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此时高温夹裹湿气,人体腠理大开,阳气易于耗散,寒邪反而容易乘虚而入。老年人身体机能自然衰退,各器官功能减退,肌肉流失、水分减少、代谢改变、修复能力下降,这让他们在湿热交攻的长夏更易中招。因此,老年人常多病共存,甚至出现老年综合征——如食欲不振、莫名乏力、情绪低落、失眠、夜尿频繁等。
收好这张“清凉处方”
面对长夏的“烤验”,结合徐州地域特点与老年体质,开出一张老人专属的“清凉处方”。
首先要做到出行择时,巧避烈日。老人外出首选清晨6点至8点或傍晚7点后。云龙湖畔、泉山公园的晨昏时分,凉风习习,最适合散步锻炼。外出时,遮阳伞、帽子、太阳镜必不可少。随身带一小瓶清凉油或风油精,头晕恶心时涂抹,可防轻度暑气侵扰。
其次要注意室内通风,温差莫大。空调虽好,但使用大有讲究。室内外温差过大,极易诱发老人感冒或干燥综合征。空调温度建议设在26-28℃,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才是根本。
衣着清凉,浅色为佳。选择浅色、轻薄、透气的棉麻衣物,让汗液畅快蒸发,是保持体感清爽的关键。
主动饮水,慎选饮品。出汗多时,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淡盐水、绿豆汤、清茶是上选。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会加重脱水。甜味饮品,长夏时节需克制。
身心同调安神志
长夏闷热,常掩盖严重疾病的信号。在夏天,老年人若感胸闷气短,莫简单归咎于天气,可能是心绞痛发作,可尝试含服速效救心丸并尽快就医。出现头晕、乏力、精神萎靡,需警惕血压骤变或脑梗可能。如果家中老人突然口齿不清,面部歪斜,两侧肢体力量不对称,这是脑梗信号,需要立即拨打120送医。
若老人持续心烦焦躁、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并伴有乏力、头晕、食欲差,即使慢性病稳定,也需考虑老年综合征。规律作息、心境平和、适度活动是基础。可常按神门、足三里、涌泉穴。若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综合评估、精准干预。
暑气蒸腾的长夏,对老年人确是一道健康关卡。在徐州这片中医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治未病”的智慧熠熠生辉,在衣食住行中融入中医之道,老年人便能在这溽暑时节守住安康。愿彭城每一位长者,都能在中医智慧的荫庇下,从容安度长夏,静待秋凉。
专家介绍
周文博
老年医学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教授
院名中医
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王如侠学术继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如侠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徐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基础理论 与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糖脂代谢性疾病和老年慢性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脑梗死、慢阻肺、哮喘、高脂血症、糖尿病、衰弱与肌少症、老年痴呆、老年综合征、闭塞性动脉硬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老年医学科)、周三全天(名医堂)
联系电话:18796227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