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本地区首次成功实施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pCLE)引导下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LC)术,为两例疑难肺间质病变患者实现精准诊断。这一创新技术的顺利开展,为间质性肺病等疑难疾病提供了更精准、高效、安全的诊断新路径,标志着徐医附院在肺部疑难病精准诊疗领域有了新的提升。
来自徐州丰县的王阿姨(化名)和安徽萧县的黄女士(化名)因反复咳嗽辗转多家医院,胸部CT均提示两肺弥漫性病变,初步被诊断为“肺部感染”,多次抗感染治疗无效,病情持续进展,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困扰。两位患者辗转至徐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诊查能力,初步判断两位患者病变为间质性肺疾病,而非单纯感染性病变。间质性肺病作为呼吸系统最复杂疑难的一大类疾病,病因复杂、分型繁多,明确诊断对后续治疗与预后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陈碧教授牵头组织间质性肺病亚专业组、呼吸内镜团队开展病例讨论,决定实施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获取组织。但传统冷冻肺活检定位依赖术前影像与术者经验,术中缺乏精准的实时引导手段,存在术中定位不准、取材误差大的问题,影响诊断效能。为克服这一技术瓶颈,团队决定在已有成熟的冷冻肺活检技术体系上,引入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pCLE)技术,实时可视化引导精准活检,进一步提升取材针对性和诊断效率。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pCLE)是一项新兴的支气管镜辅助成像技术,可实现肺泡层面的实时高分辨率成像,识别正常肺泡结构、纤维化区域及胸膜下高风险病灶,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借助pCLE引导,术者可在可在活检操作中实现可视化引导,精准定位取材区域,显著提高冷冻肺活检的诊断阳性率,降低出血、气胸等并发症风险。冷冻肺活检则通过快速释放制冷剂凝固组织并整体提取,获取的组织标本完整、体积大、无挤压变形,显著提升病理判读质量。
在麻醉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与监护下,呼吸内镜团队由季磊副主任医师、郝璐副主任医师协作完成手术。2例患者均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建立通道,常规支气管镜探查后先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为2例患者精准定位病灶,再将冷冻探头送达目标区域,顺利完成冷冻活检,获得了理想的取材组织。整个操作耗时短、无明显出血,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结果显示,一例诊断为过敏性肺炎,另一例为癌性淋巴管炎(消化系统肿瘤肺转移)。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避免了误诊误治。
陈碧教授介绍,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引导下冷冻肺活检术较传统冷冻肺活检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是精准度高,共聚焦内镜具备高分辨率组织显微成像技术,可实时观察肺泡结构、弹力纤维、血管走向及炎性细胞浸润,分辨率达 1-3 微米,堪称 “支气管镜下的活组织显微镜”;冷冻技术获取的组织完整无挤压,大幅提升病理诊断阳性率;二是安全性强,此项属于微创操作,术后并发症少,特别适用于诊断困难和治疗效果不佳的间质性肺病患者;三是提升效率,术中快速完成定位与取材,显著缩短操作时间,优化患者体验。
徐医附属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江苏省省级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全国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以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为技术特色,已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专病诊疗中心,年均接诊相关患者超3000人次,设有间质性肺病专病门诊,牵头组建淮海间质性肺疾病专科联盟,并承担了国际和国内多中心抗肺纤维化新药研究项目10余项。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平台,徐医附院呼吸内镜中心专注于呼吸疾病的微创诊疗与精准活检,已建立完善的三级、四级内镜技术体系。中心在淮海地区率先开展了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术、支气管热成形术、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纵隔淋巴结冷冻活检、药物诱导睡眠内镜-压力滴定治疗等呼吸内镜四级手术,目前每年可完成气管镜操作超3000例,具备完备的呼吸内镜诊疗体系,广泛服务于肺癌、间质性肺病、难治性感染等复杂疾病的诊疗需求。
此次两例共聚焦内镜引导下冷冻肺活检的成功实施,为区域内间质性肺病患者提供了更精准、安全的诊断方案,也标志着我院呼吸内镜精准诊疗能力进一步提升。未来,科室将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拓展先进呼吸内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为淮海地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呼吸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