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饮食健康 > 徐州市中医院丨大暑时节内外兼调 伏天食羊温阳补虚
徐州市中医院丨大暑时节内外兼调 伏天食羊温阳补虚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7-22 14:59:00    阅读量:8295次
[摘要]:徐州健康:大暑的昼,是“最长的暑”,却也是“最热烈的昼”。骄阳似火,蝉鸣如潮。荷塘里的荷花绽得最盛,午后的雷阵雨来得急去得快,带着泥土的腥甜。老人们摇着蒲扇说“大暑热不透,大热

  大暑的昼,是“最长的暑”,却也是“最热烈的昼”。骄阳似火,蝉鸣如潮。荷塘里的荷花绽得最盛,午后的雷阵雨来得急去得快,带着泥土的腥甜。老人们摇着蒲扇说“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藏着“阳极生阴”的时序智慧——此时阳气虽盛,却已悄悄酝酿收敛的信号,正是内外兼调、顺应时节的关键。

 药膳 白芷扒羊肉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骄阳灼灼,酷热难耐。作为一年中阳气达到鼎盛、由阳转阴的时节,大暑的养生保健格外重要。入伏食羊在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期为大家带来的药膳便是“白芷扒羊肉”。

 制作材料

  1.主料  羊肉750克

  2.配料  白芷10克、党参5克、生姜1块、葱1根、枸杞适量、香菜适量

  3.调料  料酒15毫升、盐5克、胡椒粉2克

  制作流程

  1.羊肉洗净切大块,用清水浸泡10分钟去除血水,冷水下锅,加入姜片、5毫升料酒、2克盐,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捞出羊肉用温水洗净沥干。

  2.白芷、党参用温水浸泡5分钟去除浮尘;生姜切片,葱切段(留少许葱花备用)。

  3.砂锅中放入2000毫升清水,依次放入羊肉、白芷、党参、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盖炖煮1小时,至羊肉八成熟。

  4.炖好的羊肉捞出,切厚片后皮朝下扣入碗中,上笼蒸10分钟至熟烂,取出后倒扣在盘中。

  5.另取炖羊肉的原汤150毫升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加入剩余盐、胡椒粉、枸杞调味,淋在羊肉上,撒上香菜和葱花即可。

  中药文创 荷叶控油粉饼

  荷叶性凉味苦涩,《本草纲目》记载其“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瘀血”。夏季暑湿重,人体易出现头重如裹、皮肤油腻,荷叶的“清暑利湿、升发清阳”之效正好对症。在这款粉饼中,荷叶的收敛成分能减少皮肤油脂分泌,搭配其他成分还能清热消炎,解决夏季脱妆、长痘的困扰。

  制作准备材料

  原料  鲜荷叶100克、玉米淀粉30克、滑石粉20克、珍珠粉10克、芦荟胶20克、茶树精油3滴

  工具  研钵、200目筛网、玻璃容器、粉饼模具、搅拌棒

  制作的过程

  1.鲜荷叶洗净,剪成小块后置于通风处阴干(避免暴晒,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2.阴干的荷叶放入研钵中研碎,过200目筛网,取细粉备用;

  3.玻璃容器中倒入芦荟胶,滴入茶树精油,用搅拌棒顺时针搅拌至出现拉丝状态;

  4.将荷叶细粉、玉米淀粉、滑石粉、珍珠粉倒入另一个容器,混合均匀后,分3次加入芦荟胶混合液,边加边搅拌至呈砂砾状(手握能成团,轻触即散);

  5.将混合物填入粉饼模具,压实后脱模,置于阴凉处阴干24小时即可使用。

  专家点评

  白芷性温味辛,《本草纲目》记载其“通窍止痛,散风除湿”,能化解伏天暑湿郁滞带来的头身困重;党参味甘性平,可健脾益气,弥补夏季脾胃功能减弱导致的气虚乏力。羊肉性温补虚,三者搭配,既能借助羊肉的温热之性驱散体内因贪凉积累的寒邪,又能通过白芷、党参祛湿益气,实现“伏天补阳不燥热,补虚不滞腻”的效果。

  大暑时节,阳气鼎盛至极,暑湿交织,人体易出现“外热内虚”“湿阻脾胃”的状况。此时养生需“内外兼调”:内服白芷扒羊肉,借羊肉、白芷、党参温阳补虚、祛湿益气,顺应“伏天补阳”之道;外用荷叶控油粉饼,以荷叶清暑收敛,搭配其他成分控油养肤,解决夏季体表不适。一补一敛,一内一外,在酷热中护佑身心安康。

  节气中医指导专家

  黄东智

  制剂中心主任

  主任中药师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