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肿瘤医院胸外一科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科室主任侯予龙博士的带领下,团队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基于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肺结节术中精准定位手术。这项创新技术的引入,不仅标志着肺癌诊疗迈入“智能AI”新时代,更以精准、高效、安全的技术优势,为肺结节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双首位疾病,肺癌的早期筛查与精准治疗就愈发重要。而肺结节作为肺癌的早期信号,其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肺结节定位方式需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接受CT引导穿刺,不仅承受疼痛与辐射风险,更可能因体位变动导致定位偏差。而此次徐州市肿瘤医院采用的全新技术方案,彻底颠覆了这一模式。
手术当天,患者全麻后,侯予龙博士团队通过术前AI-AR导航定位术,将患者肺部结构以动态3D影像形式呈现于手术视野中。
医生佩戴的智能头戴设备将虚拟影像与真实解剖结构精准叠加,实现“所见即所穿”的导航效果。
更令人惊叹的是,系统可实时预判穿刺路径,对操作角度与深度进行智能提示,确保定位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整个定位过程仅用时4分半钟,用时不足传统CT引导下定位的一半,随即无缝衔接胸腔镜手术,避免了传统流程中患者反复转运、定位针移位等风险。
“这项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侯予龙博士介绍,“患者无需在清醒状态下经历穿刺痛苦,全程零辐射暴露,尤其适合老年及耐受性差的人群。同时,定位与手术在同一手术室完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可立即处理,安全系数显著提升。”
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可将肺结节定位成功率提升至近10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70%。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结节,其定位精准度更是达到传统方式难以企及的水平。这不仅意味着更多早期肺癌患者能通过微创手术获得根治机会,更有助于保留健康肺组织,显著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徐州市肿瘤医院在肺癌精准治疗领域深耕多年的成果体现。作为区域肿瘤防治中心,医院始终致力于将前沿科技转化为临床实践。侯予龙博士带领的胸外一科团队,近年来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三维重建导航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此次AI-AR技术的引入,进一步巩固了科室在微创手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传统开胸到腔镜微创,再到如今的智能AI时代,每一次技术跨越都承载着患者对精准医疗的期待。”侯予龙博士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无创定位、精准切除、快速康复’的一体化诊疗服务,为健康徐州建设贡献力量。”
徐州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明、纪委书记陈勇共同祝贺首例肺结节AI-AR导航定位术的成功开展。
随着首例AI-AR导航定位手术的圆满完成,徐州市肿瘤医院正以创新者的姿态,引领肺癌诊疗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迈进。在这条守护生命的赛道上,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医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