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儿科指南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丨儿童桥本氏甲状腺炎:容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丨儿童桥本氏甲状腺炎:容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5-10 11:22:00    阅读量:5722次
[摘要]:徐州健康:10岁的小雨(化名)最近总说“没力气”,写作业时容易走神,体重半年内增加了8斤。妈妈发现她脖子似乎变粗了,带她到医院检查。超声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液检测显示抗甲状腺过

  10岁的小雨(化名)最近总说“没力气”,写作业时容易走神,体重半年内增加了8斤。妈妈发现她脖子似乎变粗了,带她到医院检查。超声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液检测显示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高达1200 IU/mL(正常<60),TSH升高至15 mIU/L,最终确诊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个看似陌生的疾病,已悄悄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一、临床表现:

  症状隐匿,易被误判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患者常以非特异性症状起病:

  代谢异常表现:疲劳、怕冷、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

  生长发育问题:身高增长缓慢、青春期延迟(如女孩月经初潮推迟)。

  情绪与认知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

  甲状腺肿大:约60%患儿出现颈部增粗,触诊质地韧,无痛感。

  特殊阶段:约5%-10%的患儿在早期可能出现一过性甲亢(心悸、手抖、多汗),随后转为甲减。

  二、病因:

  免疫系统“误伤”甲状腺

  儿童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核心机制是自身免疫紊乱:

  遗传因素:30%患儿有家族史,HLA-DR基因变异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环境诱因:病毒感染(如EB病毒)、高碘饮食、精神压力等可能触发免疫异常。

  性别差异:女孩发病率是男孩的4-6倍,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三、治疗:

  替代治疗与长期监测

  甲状腺激素替代:左旋甲状腺素是核心药物,需根据体重(1.6-2.0 μg/kg/d)调整剂量,清晨空腹服用。

  治疗目标:TSH控制在0.5-2.5 mIU/L,FT4维持正常范围中上游。

  定期复查:初始治疗每3个月复查TSH、FT4;稳定后每6-12个月随访。每年监测甲状腺抗体水平(TPOAb、TgAb),评估疾病活动性。

  甲亢期处理:一过性甲亢无需抗甲状腺药物,以β受体阻滞剂对症为主。

  四、家长必知的注意事项

  饮食管理:避免过量碘,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但无需完全无碘饮食。

  保证营养:补充维生素D、锌、硒(如坚果、鱼类),促进免疫功能平衡。

  生活方式干预:鼓励适度运动(如游泳、慢跑),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学龄儿童需9-11小时/天)。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情绪变化,因外貌改变(如颈部肿大、体重增加)可能引发自卑。

  警惕并发症:定期监测血脂、心肌酶(甲减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和心肌损害)。

  青春期女孩需关注月经周期,甲减可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风险。

 五、预后与希望

  早期规范治疗的患儿,生长发育通常不受影响。约20%-30%的儿童可能出现甲状腺萎缩(需终生服药),但通过科学管理可维持正常生活质量。关键提示:家长切忌自行停药!突然中断治疗可能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等危重情况。

  桥本氏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如同一个“沉默的警报”,提醒我们关注儿童细微的身体变化。通过早诊断、规范治疗和家庭护理,孩子们依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记住:定期体检中的甲状腺功能筛查,可能是发现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专家介绍

  高莉莉

  儿科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徐州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顾问。

  曾任徐州市医学会小儿内分泌专业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苏儿科内分泌遗传学组内分泌副组长。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常规开展生长激素及LHRH等激发试验,多年来,对各种小儿常见病有较丰富临床经验,成功救治了较多疑难及危重患儿。尤其擅长儿童生长发育异常,如儿童矮小及性早熟的诊治。对肝豆状核变性、甲状腺疾病诊治有较深的造诣。先后承担了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主编《婴幼儿优教优育180问》。获2005年徐州市新技术奖一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对于儿童矮小,性早熟有独特专专长。

  赵彤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医学会小儿内分泌学组委员,徐州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6年10月—2017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进修小儿遗传内分泌专业。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工作20年。对儿科各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矮小、性早熟等)的诊治。

  科室简介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学科,2015年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儿科专业教学分指导委会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单位、江苏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单位、江苏省医院协会儿童医院分会常务委员单位、江苏省新生儿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科室年门急诊人次20余万余人,出院人数2万余人,多为疑难危重患儿;目前有新生儿疾病、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儿童神经及精神疾病、儿童心血管病、儿童肾脏风湿免疫疾病、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儿童重症医学、儿童保健、儿童心理等11个亚专业方向;是国家级、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了大批儿科学人才;近年来荣获多项国家、省、市课题资助和新技术引进奖。

  科室拥有有创常频、高频呼吸机、无创BiPAP呼吸机、儿童CPAP呼吸机、新生儿除颤仪、吸入用NO仪、脑功能仪、新生儿呼吸机转运系统、床旁心脏彩超、床旁摄片机、床旁血气分析仪、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新生儿高级暖箱、心电监护仪、婴儿高压氧仓、婴儿暖箱、经皮黄疸测定仪、全自动过敏原分析系统、床旁脑功能检查仪、压缩雾化吸入器、血铅分析仪、微量血糖仪、心理行为测试系统、荧光定量PCR仪、儿童床旁血液透析机、儿童肺功能检测仪、儿童视频脑电图、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儿童电子胃镜等诊断治疗设备。

  目前临床开展特色技术有:1.儿童肾穿刺活检技术;床边血液净化技术;难治性肾病和风湿免疫疾病生物制剂治疗;2.新生儿换血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常频通气、高频机械通气、BiPAP、NIPPV、CPAP、高流量)、LISA技术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脐部血管置管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及新生儿常见疾病治疗;3.儿童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骨髓移植治疗;4.儿童难治性癫痫、自闭症、抽动症等小儿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及随访治疗;5.肢体障碍儿童综合康复技术;基于ICF-cy的儿童孤独症综合康复技术;儿童重症神经康复技术;生酮饮食改善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6.儿童喘息性疾病及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纤维支气管镜治疗;7.儿童糖尿病、儿童肥胖、矮小症、性早熟等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8.儿童行为检测及儿童心理治疗;9.儿童消化内镜检查术。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