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老年护理 > 徐州市中心医院优质服务专栏(十):科学干预让老年心衰患者“动”起来
徐州市中心医院优质服务专栏(十):科学干预让老年心衰患者“动”起来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5-10 11:14:00    阅读量:7955次
[摘要]:徐州健康: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尽管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老年患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久坐行为作为老年心衰患者的普遍现象,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尽管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老年患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久坐行为作为老年心衰患者的普遍现象,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医护团队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干预方案,有效改善了老年心衰患者的久坐行为,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久坐行为的危害

  久坐是指能量消耗极低的清醒行为,如长时间坐、卧或躺。研究表明,每日久坐超过6小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我国老年心衰患者平均每天久坐时间高达90%,严重影响了活动耐力和心功能。我院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对286例老年心衰患者的调查显示,久坐时间≥6小时的患者占比89.86%,与国内外研究数据一致。

  2020年《WHO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明确指出,减少久坐行为对慢性病患者至关重要。《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也推荐将减少久坐作为心衰患者的管理重点。为此,我院医护团队结合临床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案。

  多学科协作

  团队组建与培训  成立了由医护骨干组成的久坐行为干预小组,通过统一培训和考核,确保干预措施的同质化和标准化。

  质性研究与因素分析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Colaizzi七步分析法,团队总结出影响老年心衰患者久坐行为的四大因素:认知不足、担心病情加重、机能退化及缺乏家庭支持。

  HAPA理论的应用  基于HAPA理论,团队设计了分阶段干预方案,强调从行为意图到行动的转化,并结合患者心功能状况、居家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措施。

  全流程干预

  入院阶段  患者症状缓解后,团队通过健康教育手册、科普视频等形式,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久坐危害,树立正确观念。

  住院阶段  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制定渐进式活动计划:

  心功能Ⅲ级:床边室内活动,如坐床沿、洗漱、短距离步行等。

心功能Ⅱ级:增加病区内活动,如站立训练、简易抗阻运动等。

  出院准备与居家干预  出院前,团队为患者制定居家活动计划,发放活动记录日志和彩色塑封指引卡片,指导患者通过家务劳动、分散摆放物品等方式中断久坐。同时,设置闹钟提醒、悬挂提示标语,强化行为改变。

  长期随访与支持 出院后,团队通过电话、微信、门诊随访等方式,持续跟踪患者行为改变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确保干预效果的长期维持。

  干预后,患者久坐总时间、单次久坐时长显著减少,每日步数、步速及自我效能得分明显提升。该方案不仅改善了患者结局,还通过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了服务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更多改善患者健康的科学方法,践行“心之所向,行则将至”的服务理念,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