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一院骨科·脊柱外科·骨肿瘤科专家杜盛阳团队,成功为一83岁高龄且基础疾病众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椎间孔镜微创四级手术,助其重“塑”行走,无需再“忍痛前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此手术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多学科诊疗的实力,也再次印证了微创技术在高龄复杂病例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83岁老人“弱不经术”
饱受腰痛腿麻折磨
患者王大爷,长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近期,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右下肢麻木、疼痛一月,呈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重。在邳州当地医院住院治疗,CT检查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侧弯,L3-S1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并伴有右下肢神经损伤症状。因为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体质较差,难以实施手术治疗。对症治疗后疗效不佳,老人饱受病痛折磨,每迈出一步,疼痛都让他“如履薄冰”。为求进一步诊治,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慕名来到徐州一院就诊。
多学科诊疗避风险
精准微创解除病痛
脊柱外科、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杜盛阳接诊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医学检查后发现,王大爷腰椎侧弯,下腰椎正中及椎旁压痛,腰3-4水平叩击痛最为严重,并向右膝内侧及小腿放射,腰椎过伸过屈活动受限,右侧直腿抬高试验30°(+)。结合当地CT检查,拟以“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
入院后,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L2-S1骨质增生及退变,L3以上节段腰椎前方均可见骨桥。复查L3-4节段、L4-5、L5-S1节段,均能看到明显椎间盘突出或伴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然而在临床中,并不是所有退变的节段都会引起症状。很多老年人的影像检查(如MRI、CT)上显示多个节段退变,但真正造成明显疼痛或神经压迫的,往往只有1—2个节段。杜盛阳团队通过“详细神经功能评估和选择性神经阻滞试验”等手段,精准定位主要责任部位为腰3-4节段。
患者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科室主任曹雷积极组织麻醉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进行多学科会诊。考虑患者体弱高龄、骨质疏松,开放手术创伤大、卧床时间长、恢复慢,经过深入讨论和充分评估,拟定“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治疗方案。此手术为四级手术,风险较高,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的穿刺精准度和操作技术有更高的要求。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详细告知手术风险和利弊,最终征得其同意与配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医师姚莹莹及护士公维金的配合下,杜盛阳与团队成员朱嘉俊、杨宇明、张庆曦,在局麻下成功为患者行椎间孔镜下L3/4髓核摘除术+L4-S1神经根阻滞术。术中团队操作谨慎,通过在椎间孔镜下的精准定位,顺利摘除了突出的髓核等组织,有效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手术出血量少,约10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疼痛和不适得到了立竿见影的缓解,右侧直腿抬高试验70°(+),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3天后顺利出院。“没想到恢复这么快,终于摆脱痛苦折磨了,感谢杜医生团队……”患者感慨。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迭代,徐州一院脊柱外科、骨肿瘤科始终秉承“精准化、个体化”理念,以“毫米级”精准操作实现“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此手术成功案例,仅是椎间孔镜技术的小小缩影,目前已累计完成数百余例椎间孔镜手术,其中翻修传统手术病例占比逐年增多,以技术实力为更多患者重“塑”行走,筑牢生命质量的防线。
何谓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微创技术。通俗来讲,该技术就是将一根配备有光源、成像系统和工作通道的管子,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切口通常不到1厘米),透过高清内窥镜,使用工具精细摘除突出的病变组织、去除增生的骨质、解除神经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其主要优势为:
1、创伤较小:椎间孔镜手术切口仅0.7—1厘米,无需广泛剥离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同时符合美学观点,病人满意度高。术中出血量极少,通常不到20毫升,术后无需放置引流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2、效果优良:术后患者即能感知症状缓解。除了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外,该技术还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脊柱退变性疾病。
3、安全性高: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全程保持清醒状态,能够及时反馈手术中的不适感,大大降低了神经损伤的风险。手术视野清晰,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手术区域的组织结构,避免误伤重要神经和血管,大大降低手术风险。
4、利于康复:患者通常可以在术后数小时下地活动,避免了长时间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介绍
杜盛阳
副主任医师
中国矿业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江苏省脊柱菁英会(苏菁会)会员
徐州市显微外科学会委员
徐州市临床骨干研修项目培养对象
徐州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擅长各种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侧弯、脊柱结核、脊柱感染性疾病和脊柱术后并发疾病等。
专业擅长:
各种脊柱微创技术,包括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技术、椎板间镜、椎间盘镜技术、大通道内镜、镜下融合技术、颈椎Key-hole内镜技术);脊柱经皮微创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经皮椎体成型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