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位 94 岁高龄的直肠癌患者完成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低位保肛)。在普外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
病例介绍
患者因“间断便血两年余”入院。根据患者及其家属表述,近两年来患者反复出现便血症状,大便带血呈暗褐色,有时可见少量鲜红色血液,且时常伴有下腹坠痛,总是频繁出现有便意无排便这种症状(里急后重感)。但因患者年事已高,一直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困扰老人的生活。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接诊后,门诊直肠指检发现距肛门约6cm处可触及一菜花状质硬肿物,活动度差,指套染血,初步诊断为直肠癌。
多学科协作突破难关
入院后,普外科胃肠疝外科医疗团队迅速对患者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包括胸腹部CT、直肠MRI、肠镜、心脏彩超及肺功能测定等。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 余年,冠心病病史15年,多项血项指标异常,并伴有脑萎缩、两肺间质性改变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复杂。胃肠疝外科团队积极组织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和ICU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术前MDT讨论
通过术前充分的调整、准备和沟通,王隽主任团队在全麻下为患者实施了“保留肛门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 术)”。普外科、麻醉科和护理团队紧密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医护团队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等一系列精心治疗与护理,同时配合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中医中药止痛和促进肠功能恢复等对症治疗,为患者早日康复助力。术后第9天,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术后转入ICU治疗
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患者顺利康复出院(与医疗团队合照)
直肠癌的发病与预防
王隽主任介绍,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与饮食、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等密切相关。但直肠癌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红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体重、戒烟戒酒,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的。
重视早期症状与筛查
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如腹痛、大便带血、大便不成形、频繁便意且伴有里急后重感等这些症状常被忽视。很多人出现便血,不以为然,有时会错过最佳诊疗时机。一旦出现这些早期症状,及时就医,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够早期发现病变,包括直肠指诊、大便隐血试验以及肠镜检查等,尽早地实施治疗。此外,40岁以上人群、有肠道肿瘤家族遗传史者、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以及生活不规律人群,都应将直肠癌早期筛查提上日程。定期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适时接受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专家介绍
王 隽
普外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徐州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兼秘书,徐州市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乳腺癌、微创及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肿瘤防治专家库头颈及乳腺肿瘤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后备人才培训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外科青年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全国卫企协疝与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腹腔镜与微创学组副秘书长、食管裂孔疝与食管反流学组秘书、复杂疝与减重学组委员、代谢与加速康复学组委员、日间手术学组委员,淮海经济区疝病专科联盟副理事长,《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青年编委,国际内镜疝学会中国分会委员。
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曾至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胃结直肠肿瘤、肝脏胆道胰腺肿瘤、甲状腺及乳腺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诊疗中心进修疝和腹壁外科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治疗,至江苏省中医院学习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胃结直肠机器人手术。
擅长胃结直肠肿瘤微创手术、各类疝病微创治疗、微创保胆、肝脏胆道胰腺肿瘤及甲状腺、乳腺肿瘤的综合诊治及微创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咨询电话:1391488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