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顺利取出来了......好惊险......”随着徐州一院手术室内医护人员的欢呼声传来,无影灯下紧张的空气瞬间变得舒缓,耳鼻咽喉科主任刘芳芳及副主任宋巍、主治医师耿亮博士专家团队,仅用20分钟,成功为来自新沂的20岁女子文文(化名)实施食管镜食管异物取出术,将因为盲目自取卡在咽喉的鱼刺,而误吞入食管的24厘米不锈钢筷子顺利取出。经过紧急救治,文文化险为夷,再次诠释了徐州一院医护人员,在面对罕见、复杂病例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急救实力。
险情突发 以“筷”取刺误吞食管
据文文回忆,4月14日晚上,她在和朋友一起用餐时,不慎被一根鱼刺卡住喉咙。情急之下,她试图用不锈钢筷子将鱼刺夹出,然而多次尝试不但均未成功,还不慎“失手”,竟然筷子脱手进入体内,随即出现剧烈的胸痛,尤以吞咽时明显,朋友紧急将其送往当地医院就诊。因患者所吞异物较为罕见,当地医院技术有限,朋友连夜带其慕名赶往徐州一院就诊。
当地医院处置未果 慕名深夜至徐州一院急诊深夜,耳鼻咽喉科急诊值班医生耿亮主治医师接诊后,立即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咽喉部专科检查,咽喉部及肺部CT显示:左侧梨状窝-食管(约至T8椎体水平)示管状高密度影,远端向右肺下叶区隆起。这一罕见的病例让耿亮医生惊出了一身冷汗。患者所吞异物为金属筷子,细长、质硬,已经在狭窄的食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食管粘膜难免损伤,一旦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慎,有刺破食管壁引发致命性大出血或感染等严重风险,手术难度极大。食管内异物诊断明确,反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治疗方案及风险后,患者方表示配合。
20分钟食管镜下成功取“筷” 术中无出血患者转危为安入院后,耳鼻咽喉科主任刘芳芳积极组织术前讨论,拟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护士长曹艳玲带领团队快速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后,由麻醉主治医师施文娅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主管护师孙文倩密切配合,在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宋巍的协助下,耿亮沉着冷静,术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满了挑战。不锈钢筷子本身“丝滑”,再加上食管内粘液的“润滑”,给取异物增加了难度。耿亮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食管镜高清直视下,经口暴露会厌,披裂,梨状窝,见金属筷子样异物上端于左侧梨状窝斜进入食管内,精准判断异物筷子与食管之间的解剖关系,用异物钳顺利取出筷子,再次检査食道见粘膜少许擦伤,无其他异物残留,避免了造成食管的二次损伤。手术过程仅用20分钟顺利完成,术中无出血及并发症,文文转危为安。
专家提醒:误吞异物需及时就医
据科主任刘芳芳介绍,食管异物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比较常见的异物,如鸡鸭鱼蟹的骨头、坚硬的坚果壳、枣核,甚至还有不小心混入食物的牙签、铁丝等,简直防不胜防。但像文文这样误吞筷子的病例却极为罕见,这是工作30多年第一次遇到。误吞异物后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起局部黏膜损伤与出血,严重者可引起食道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刘芳芳主任团队提醒广大市民,在用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避免发生异物卡喉或误吞异物的紧急情况发生。一旦不慎遇到险情,首先要保持镇静,尽量避免饮水或进食,以免加重局部损伤。应及时到就近有条件的医院就诊,尽早明确诊断,采取合适的处置方式,以防止消化道穿孔、刺破大血管等致命性危险意外发生。
耿 亮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研究生
主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青年指导性项目1项、徐州市卫生健康委青年项目1项以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优秀人才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统计源期刊多篇。(其中JCR一区1篇)
专业擅长:咽喉部良恶性肿瘤及鼻部良恶性肿瘤的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小儿鼾症内镜下等离子微创手术治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本常见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