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4-11 11:28:00    阅读量:13728次
[摘要]:徐州健康:呼吸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一呼一吸间,承载着生命的重托,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关键防线。作为徐准地区最早创立的呼吸内科,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深耕呼吸医学

  呼吸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一呼一吸间,承载着生命的重托,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关键防线。

  作为徐准地区最早创立的呼吸内科,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深耕呼吸医学领域,凭借雄厚的学科实力、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目前科室已成为江苏省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疗中心建设优秀单位和江苏省呼吸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致力疑难危重患者诊治

  外地患者薛女士(化名)今年61岁,近3年来反复咳嗽、活动后气喘,胸部CT提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和网格影。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病情不断恶化。患者及家属多方打听后来到徐医附院间质性肺疾病门诊就诊,徐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碧博士仔细分析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图像特征和外院治疗经过,考虑该病例疑似肺泡蛋白沉积症。收治入院后行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获取了理想的外周肺组织标本,最终明确病理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诊断明确后,陈碧带领呼吸介入团队为患者进行了高难度双肺分期全肺灌洗,薛女士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活动耐力明显提高,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磨玻璃影明显减少,顺利好转出院。这只是间肺门诊众多疑难危重患者的一个缩影。

  陈碧介绍:“间质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的疑难病和常见病,临床诊断困难,有时需要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是我们开展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取材量质量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全肺灌洗术要求的技术条件较高,需要富有经验的呼吸内镜医师、技术娴熟的麻醉科医师及内镜护士共同协作完成。”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科室在本地区率先成立间质性肺病专病门诊,每年门诊量近3000人次;

  牵头成立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参与制定6部中国间质性肺疾病专家共识;

  成立淮海经济区间质性肺疾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30家,提升了区域诊治能力;2023年被评为全国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

  如今,徐医附院呼吸科已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

  综合救治能力全面发展

  呼吸内镜技术是徐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另一“王牌”技术。

  科室可常规开展支气管镜下刷检、活检、灌洗、超声透壁活检、径向超声、电凝、冷冻、氩气刀、球囊扩张、圈套、胸腔镜、支架植入、气管狭窄介入治疗和硬镜介入治疗等;

  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支气管热成形术、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全麻下全肺灌洗术、内镜下肺病损激光切除、经支气管镜纵隔冷冻活检术、导航支气管镜和药物诱导睡眠内镜-压力滴定治疗等四级手术;每年完成气管镜操作3000余例;

  同时,科室依托呼吸内镜中心,为各种类型肺部肿瘤的精准诊断提供技术保障。每周在病房进行肺癌多学科MDT,联合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精准诊疗方案,实行一站式综合诊疗服务。在这里,患者不再需要辗转多个科室,就能得到全方位的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治愈率,同时开展肺癌标本数据库建设,承接近20项国家和国内多中心药物试验,入组量居全国前列。

呼吸内镜中心支气管镜术中

  科室配备区域领先的RICU,构建“院前急救-院内监护-康复随访”一体化救治体系。针对ARDS、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等危重症,依托重症超声、呼吸支持、床旁支气管镜、循环监测等技术,年抢救成功率超90%。

  科室2004年设立标准化睡眠监测与呼吸治疗中心。中心拥有5套国际先进的睡眠呼吸检测系统,配备5台瑞思迈、万曼呼吸机;开设鼾症专科门诊,每年诊疗睡眠障碍患者近1400例,接受呼吸机治疗800余人次;与减重代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密切合作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体系;牵头成立徐州健康管理学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单位,综合诊疗水平在本地区居领先地位。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慢病管理领域,科室目前每年肺功能检查超过20000人次,位居全省前列;推行“筛查-教育-干预-随访”全周期管理模式,积极承担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培训工作;在苏北地区率先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并承接多项国际多中心慢性气道疾病药物临床试验;通过慢性气道疾病诊疗新技术的积极开展,进一步提升科室在徐州以及周边地区的学术、技术影响力。

  夯实基础构建学科高地

  科室以亚专科精细化为抓手,设立了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肺癌亚专业、慢性气道疾病、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呼吸内镜介入和肺血管疾病等8个亚专业方向,开设了间质性肺疾病门诊、哮喘、慢阻肺、肺部肿瘤、睡眠呼吸障碍和戒烟专科门诊,年均门诊量超80000人次。

呼吸ICU

  团队现有医护人员120余人,其中专科医师43人,博士9人,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1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科室有9名业务骨干分别担任江苏省医学会和江苏省医师协会专业学组成员。

  学科带头人陈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及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卫健委面上项目和徐州市医学重点人才项目等课题10余项。

  近五年,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著100余篇(SCI论文30余篇)。科室还积极参与国际及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并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在精准医学、呼吸疾病新疗法及生物标志物研究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领区域医疗水平提升

  作为江苏省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科室通过技术帮扶与学术联动,助力基层医院发展。近年对口支援丰县、泗洪等县级医院,协助开展超声支气管镜淋巴结针吸活检、硬质支气管镜技术等12项新技术,帮扶单位获徐医附院科研项目支持。

  2024年10月,徐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了第五届淮海间质性肺疾病学术会议暨2024年间质性肺疾病诊疗进展国家级学习班,吸引了全国间质性肺疾病领域的多位顶级专家参与授课与交流。科室还举办了呼吸危重症、慢性气道疾病、呼吸内镜和肺癌诊治等多个省级和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以及江苏省呼吸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显著提升了区域内各级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水平。

  “以技术创新驱动精准医疗,以学科协作守护呼吸健康。”陈碧表示,徐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先进的诊疗手段、更创新的科研攻关和更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为民众提供更优质、全面、精准、温情的呼吸健康守护,为新时代江苏呼吸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