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明星医生 > 铜山区中医院黄梅:中医适宜技术——拔罐
铜山区中医院黄梅:中医适宜技术——拔罐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3-02-27 08:46:00    阅读量:11084次
[摘要]:淮海名医:【拔罐的起源】拔罐,早期被称为“角法”或“角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明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祖国医学中非药物民间疗法的

  【拔罐的起源】

  拔罐,早期被称为“角法”或“角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明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祖国医学中非药物民间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特制的罐具,通过燃烧或抽吸,形成负压,从而使罐吸附在穴位或治疗部位上,对局部皮肤形成吸拔刺激,造成体表局部充血或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拔罐的作用】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肌肉和脏器对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

  【拔罐的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头痛、腹痛、腰痛等症均可应用。还可用于感冒、咳嗽、胃脘痛、消化不良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

  【拔罐的方法】

  主要有四种:拔罐、闪罐、走罐、放血拔罐。

  ①拔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一般一手持罐,另一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摇晃后,将罐迅速放到要治疗的部位。

  ②闪罐:就是将已拔上的罐迅速取下,然后再拔、再取下,如此反复多次。闪罐法多用于虚寒证,或肌肉萎缩,或需重点刺激的穴位。

  ③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之后,用一手或双手抓住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皮肤上移动。走罐不是作用于一个穴位,而是作用于机体某一部分或某段经络。常用于后背酸痛、发凉、头晕、感冒等。

  ④放血拔罐:是指在选定的穴位或痛处,先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在上面拔罐。一般用于发热、热毒引起的疾病。 

  【拔罐的禁忌症】

  1. 全身疾病患者:各种急性严重疾病、心衰、活动性肺结核等;

  2. 皮肤疾病患者:如皮肤过敏,有传染性皮肤病,患有皮肤肿瘤或皮肤有破损等;

  3.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

  4. 神经性疾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抽搐及不合作者;

  5. 外伤患者:存在外伤性骨折,尤其是有中度、重度水肿的部位;

  6.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止拔罐;

  7. 其他:过饱、过饥、酒后、疲劳、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等情况时不宜拔罐。

  【拔罐的注意事项】

  1. 避免立即洗澡;

  2. 避免搔抓拔罐部位:拔罐后皮肤可能会有痒感,应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溃,诱发感染;

  3. 注意保暖:拔罐时应注意室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在避风处进行,拔罐后毛孔在短时间内处于扩张状态,要做好保暖措施,以防着凉;

  4.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具体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自身情况和治疗需求选择,防止时间过长导致皮肤破损,出现水疱或不易吸收的黑紫色瘀斑;

  5.拔罐结束后,皮肤上可能会有水疱,若水疱较大或长期无法自行消退,需用碘伏消毒,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黄梅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繄恭教授、美国著名针灸大师陆飙,曾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进修学习,擅长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低反应、痛经、月经不调、漏尿、颈椎病、肩周炎、腰突症、膝关节病、头痛、中风后遗症、面瘫、带状疱疹等疾病。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