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专题报道 > 医院里的“360行”丨于洋:以中西之术,燃生命之光
医院里的“360行”丨于洋:以中西之术,燃生命之光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11-12 21:34:00    阅读量:4776次
[摘要]:徐州健康:医院的长廊永远流动着两种时间:电子钟跳动的数字时间,与生命抗争的脉搏时间。从执柳叶刀的外科圣手到调试CT机的工程师,从执听诊器的内科医师到显微洞察的病理医师,每个岗位都

  医院的长廊永远流动着两种时间:电子钟跳动的数字时间,与生命抗争的脉搏时间。

  从执柳叶刀的外科圣手到调试CT机的工程师,从执听诊器的内科医师到显微洞察的病理医师,每个岗位都是拯救生命乐章中不可替代的音符。那些被简化为“白衣天使”的称谓背后,是各种专业资质证书在黑暗中发出的微光,是多个岗位齿轮咬合转动的精密韵律。

  医院里的“360行”系列文章,不只是一组医院各岗位的简单素描,而是对医院生命守护体系以及医学人文的解构。通过他们娓娓道来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在平凡岗位中,也有照亮生命的纯粹星光。谨以这组报道,记录所有为生命续航的微光。

  在医院里,有一个地方承载着无数家庭“绝处逢生”的期盼——这就是肿瘤内科。这里接诊的大多是与恶性肿瘤抗争的患者,而肿瘤内科医生则是这场漫长战役中重要的战略家与同行者。作为肿瘤内科的一名主任医师,于洋不仅需要为患者制定科学严谨的治疗方案,更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用智慧与温情照亮生命的暗夜。

融汇国际视野

绘制精准抗癌“作战图”

  查房是肿瘤内科诊疗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于洋将国际视野融入临床实践的重要场景。每次查房,他都会神情专注地听取主管医生关于患者病情的详细汇报,走到病床前细细查看病历、询问治疗感受,同时敏锐捕捉着患者的情绪变化。

资料图片

  面对对常规化疗不敏感的患者,他会结合基因检测报告,快速关联前沿诊疗经验提出个体化方案。

  患者张先生确诊晚期肺腺癌后,在外院接受了两个周期的常规化疗,治疗后肿瘤不仅未缩小,反而出现新发骨转移,伴咳嗽、疼痛症状加重。来我院找到于洋后,被告知该病理类型一定要行基因检测寻找可治疗的靶点,而结果也显示其存在罕见的EGFR 20ins突变。“这位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让我想起在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国立癌症中心交流时参与研讨的典型案例。”2019年至2020年于洋在该中心做访问学者时参与研讨过一例同类基因突变患者案例——当时对于该基因的认识有限,传统化学治疗效果较差。而以靶向治疗为主,辅以适当时机的姑息性放疗有可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结合张先生的体能状态、血液学检查等评估结果,于洋团队制定了个体化方案:选用精准靶向治疗,辅以骨修复治疗,再针对症状明显的承重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疗。治疗启动后,张先生的不良反应轻微,仅出现轻度腹泻,经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一个月后复查,肺部原发灶缩小,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基本消失,目前仍在规律治疗中,病情持续稳定。

  前沿的学习时光不仅让他掌握了先进诊疗思路,更夯实了他基于循证医学、兼顾个体差异的临床思维。这份国际视野的积累更早可追溯至2014年,他曾公派至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进修,并赴哈佛大学医学院肿瘤与血液病实验室参观交流。顶尖机构的科研理念与临床转化思维,为他打开了广阔视野。面对患者的焦虑,他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最新临床数据和医学进展分析病情,用专业力量缓解不安。“查房不仅是调整用药,更是制定和校准‘个体化作战地图’的过程。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融汇全球智慧为患者服务,已经成为常态,或许这更能体现肿瘤医生的价值所在。”于洋说。

秉持人文初心

践行“身心同治”使命

  与患者及家属的深入沟通,是于洋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面对晚期肺癌患者家属脸上的担忧与无助,他会详细介绍基于国际指南和前沿进展的个性化方案,不回避疾病的严重性,更会清晰指明希望所在。“我们在密切追踪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和治疗新证据,请相信我们,也给他信心。”沉稳坚定的语气背后,是他持续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积累的见识与自信。

于洋与患者家属沟通

  从意大利学习归来后,于洋更深切体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铭言的普世价值,他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安宁疗护理念,践行“身心同治”。“我们要治疗的不仅是‘人得的病’,更是‘生病的人’。”他始终坚信,每一分倾听、每一次鼓励,都可能给在黑暗中摸索的患者和家属带去一丝光亮,这也是肿瘤科医师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温度。

坚守医者担当

以所学点亮生命希望

  诊疗工作之外,于洋从未停止知识更新的脚步。他熟练调阅国际医学数据库,为病情复杂的患者寻找更优治疗思路,针对疑难病例,开展多学科会诊,甚至连线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国立癌症中心的昔日同事,以“本土病例+国际智慧”的联动模式,让治疗方案既贴合患者实际,又紧跟全球诊疗前沿。

  他始终关注全球多中心肿瘤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仔细研读每一份学术邮件,默默标记可能适用于科室患者的入组条件。“国际上的新技术、新试验,只要有可能帮到患者,就不能错过。”他会把关键信息记录下来,及时同步给团队,让前沿成果更快惠及患者。即便在非工作时间,接到出院患者的咨询,他也会耐心回复,分享最新国际抗癌科普文章,将医者的责任延续到患者需要的每时每刻。

  多年来,于洋始终坚守抗癌一线,他不仅是临床医生,更是连接中国患者与世界先进医疗技术的桥梁。在对生命的敬畏与医者初心的支撑下,他用融汇中西的仁心仁术,为患者赢得更多生存机会与生命尊严,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执着与担当点燃生命之光。

  致敬,每一位把专业精神淬炼成信仰的守夜人!

人物风采

于洋

肿瘤内科二病区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留学归国人员。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痛整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癌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青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舒缓治疗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骨髓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营养学部精准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淮海协作组秘书、委员等。历年来发表SCI文章11篇,中文核心文章16篇,参编专著4部。以第一负责人主持省级人才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5项,院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十余项。擅长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及晚期癌症姑息康复支持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门诊地点:肿瘤内科门诊二楼南区12号诊室

来源:徐州市中心医院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