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是一种引发人喝水欲望的主观感受,在ICU患者中极为常见。研究显示,它是仅次于疲倦的第二普遍和强烈的症状,ICU患者口渴发生率达76.10%-88%,无创呼吸机使用(8h)患者口渴发生率为88%,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口渴发生率为76.85%。而且,口渴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危害,如继发口腔黏膜感染、增加肺部逆行性感染风险、导致口腔黏膜破溃,还会引发焦虑、谵妄等负性情绪,增加非计划拔管率,延长机械通气时间,造成脱机困难,增加机体耗氧量等,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为了深入了解患者口渴情况,科室制定了详细的评估表。
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如外科禁饮食患者(包括胃肠外科术后、大手术后需禁饮食患者)、内科禁饮食患者(像急性/慢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心衰控制液体入量患者)以及机械通气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吞咽功能差的患者),构建了标准化管理流程。制定了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湿度评估表,明确了评估时间和频率,责任护士定时评估,根据口渴程度(≥2分)实行增级干预,2-3分进行一级干预,4-6分进行二级干预,7-10分进行三级干预,干预30分钟后复评,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口渴问题。
为了更好地与患者沟通,科室制作了ICU非语言交流图谱,涵盖患者常见需求,方便护士准确了解患者意图。同时,配备了主动加温加湿装置,采用0.45%冰氯化钠溶液雾化喷雾进行标准化基础护理(口渴评分<2分)。还准备了不同类型患者的口渴增级护理包,包含自制冰碴、柠檬、大棉签、纱布等物料,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通过按摩鱼际穴、耳穴压豆等方法改善患者口渴感。研究表明,这些方法对缓解患者口渴有一定效果。同时,采用回授法方式进行宣教,护士用关怀的语气、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让患者或家属用自己的语言反馈,避免简单的“是”或“不是”回答。如果反馈不正确,护士再次解释,并用宣传资料辅助学习,记录患者反应,以此提高患者对口渴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反馈,他们对我们的护理工作给予了认可。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工作的价值,也激励我们继续优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贾冬艳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任护士长期间,认真做好病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操作示教及考核、疑难病例。专人带教,参与护理部制定各项制度、常规、岗位职责及应急流程。积极总结、寻求探索护理经验。曾发表论文两篇。2022年05月获得铜山区护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3-5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
来源:铜山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