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专题报道 > 介入超声 “以针代刀”诊疗甲状腺疾病
介入超声 “以针代刀”诊疗甲状腺疾病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9-18 21:59:00    阅读量:4644次
[摘要]:徐州健康:你知道吗?超声的作用远不止“看”病,它还能直接参与“治疗”。介入超声技术正是一种无需开刀、仅通过一根细针即可实现精准治疗的微创方法,其中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已成为甲

  你知道吗?超声的作用远不止“看”病,它还能直接参与“治疗”。介入超声技术正是一种无需开刀、仅通过一根细针即可实现精准治疗的微创方法,其中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已成为甲状腺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

  超声引导 用细针“烫死”肿瘤细胞

  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是指在超声实时监视下,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精准穿刺至病灶区域,通过电磁微波使组织内分子摩擦生热,局部温度可达80℃–150℃,从而高效灭活肿瘤细胞。该技术兼具精准定位、微创操作和高效治疗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部分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治疗。简单说来,就是医生把超声当作“眼睛”,借助它的精准定位,安全地将针或导管等精细器械送达病灶内部,进行诊断和治疗。这项技术凭借精准、微创、高效的诊疗优势,成功为大批患者解除了病痛。

  近日,62岁的张先生发现甲状腺有一肿物,穿刺后病理显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考虑患者具体情况,我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娄可新为他实施了“彩超引导下肿瘤微波消融术”。在超声的引导下,消融针精准避开血管神经,穿刺至癌灶中心,像导弹一样精准摧毁目标。术后,5分钟行超声造影确认癌灶坏死,且凝固形成的“反应带”进一步阻断肿瘤供血,降低转移风险,张先生很快恢复出院了。

  “对符合手术适应证的甲状腺结节或低危的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或射频消融术,就能解除病痛,提升生活质量。”但娄可新提醒,甲状腺高危乳头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患者或存在明确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一般不适合进行消融术,因此,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治疗方案。

  一次治疗,双灶同治

  无论是甲状腺良性肿瘤(如囊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还是恶性肿瘤(如甲状腺乳头状癌),介入超声治疗都能在保障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33岁的张女士确诊“倾向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左叶两枚囊实性肿块,大小分别为23.3×19.5×33.8mm和20.7×18.6×24.1mm),娄可新团队为其制定同步微波消融方案:超声定位+局部麻醉后,精准隔离周围结构,单针分别对两枚病灶消融,术后超声造影证实双灶均完全灭活,实现“一次治疗、双灶根治”,既满足了张女士对疗效的需求,又避免了多次创伤,最大程度降低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该案例正是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在甲状腺疾病诊疗中优势的生动体现。对于有病灶清除、微创、快速恢复等需求的患者而言,这项技术不仅能凭借精准定位实现高效治疗,更能充分兼顾患者对治疗体验与生活质量的期待,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了更贴合需求的诊疗选择。

  以技术守护健康 介入超声的临床价值

  从临床应用来看,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单次治疗的“精准微创”,更在于其对患者长期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保障。

  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若结节持续增大引发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因外观问题产生心理负担,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可在保留甲状腺功能的前提下灭活病灶;对于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在严格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术式能以微创方式控制病情,术后定期通过超声复查即可监测恢复情况,让患者更快回归正常工作与家庭生活。

  这项技术的规范应用离不开专业医疗团队的把控。从术前的多学科评估(明确病灶性质、排除禁忌证),到术中的实时超声监测(确保精准避开重要结构),再到术后的定期随访(跟踪病灶变化与甲状腺功能),每一步都需遵循严格的医疗规范,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治疗安全与效果。

  近年来,在医院和临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超声科紧盯技术发展前沿,注重引进和运用最新的诊疗技术,持续推动了超声医学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在常规开展全身脏器超声诊断的同时,每日常规开设介入超声诊疗、超声造影、胎儿先心病等特色专科门诊。其中,介入超声作为科室重点发展专业,曾获得中华医学会超声介入学组颁发的“介入性超声基层先进单位”称号,科主任娄可新在第十届长三角超声医学会议上获得“青年新秀奖”。

来源:徐州市中心医院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