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会对患肢造成长期、不可逆损害,最严重和最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就是肺栓塞,大块血栓堵塞主肺动脉,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导致死亡,是心血管死亡的第三大常见病因。
患者李某,81岁,有肺结核病史,1周前出现左下肢肿胀不适,收入结核二科进一步治疗。行彩超检查,显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动脉多发斑块形成。科室积极给予抗凝等治疗,同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走动。8月18日,患者再次复查彩超,结果显示双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伴多发斑点形成,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鉴于患者年龄较高、且伴有结核等疾病,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医院立即组织介入科、外科、综合内科、结核科、重症监护室等进行MTD会诊。经各科室人员综合判断后,拟为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8月19日,由介入科卜高峰主任主刀、王世纪医师配合,历时30分钟,成功为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患者平安返回病房,并继续抗凝治疗,目前患者状态良好。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可按照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疗法,如果静脉血栓不严重时,主要是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较严重时就需要住院进行输液治疗,一般需要给予扩容、祛聚,必要时给予溶栓药物;如果再严重时则可能需要行介入治疗,如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更严重者则需要行手术治疗,即将血管切开,血栓取出,必要时将该段血管一并切除。
卜高峰介绍说,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为微创手术,整个手术时间非常短,一般半小时内就可以完成,风险相对较小,主要适用于:
1.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如颅脑损伤、骨折等。
2.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的患者。
3.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
4.高龄、长期卧床的患者。
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患者一般需卧床休息,24小时禁下地,防止穿刺点出血或血肿;同时要继续使用抗凝药物、抗生素预防治疗,即时监测凝血功能;术后1-3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超以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果有特殊病情的变化,需要及时与经治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方案。
2025年1月10日,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徐州七院)新建DSA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在北京地坛医院的带领下,目前中心已常规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脾动脉栓塞术、TIPS、微波消融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通过京-徐两地多学科专家联合诊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的治疗。
卜高峰
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徐州七院)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肝胆疾病精准治疗专业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委员
徐州医学会医学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常委
徐州市核学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