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外科成功为多名肺肿瘤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肿瘤微波消融术”,手术创口仅针眼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此项技术的成熟开展,为不愿传统手术、高龄或伴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案例重现“没想到‘两根针’解决了我的肿瘤”
10年前,张先生因左上肺占位接受了肺叶切除术,术后自我感觉恢复良好,因此从未有过随访,1月前他突然出现咳血症状,到院检查后显示右上肺出现了一个5公分的占位,已有鸭蛋大小。经穿刺活检确诊为肺小细胞肺癌。这个结果让张先生情绪有点崩,“左边肺被切了,这右边肺也没办法完整了。”当得知如果定期随访,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会好很多时,张先生更是后悔不已。
后悔无济于事,张先生对于后续治疗展现出积极一面,他提出,不愿意再重复10年前的梦魇,拒绝常规手术。胸外科主任卢森非常理解张先生感受,考虑到患者肺叶手术后肺功能残留不能耐受再次肺叶切除,在进行精准评估后,决定为其实施局部麻醉下的肺肿瘤微波消融术。
穿刺消融高温灭活
术中,在CT精准引导下将两根消融针穿刺至肿瘤部位,通过高温“灭活”肿瘤细胞。双针从一开始的平行进入,以确保整个肿瘤都在其热量辐射之下,随着肿瘤的逐渐萎缩,不断调整双针的位置,较大的肿瘤,消融针的穿刺角度、深浅、距离都很有讲究,对术者的要求较高。手术全程仅二十余分钟顺利结束,患者无明显痛苦,安返病房,术后第二天张先生即可下床活动,复查显示肿瘤完全消融,效果明显。“没想到‘两根针’就解决了我的肿瘤!”
7月初,卢森接诊了一位脑梗3年的偏瘫患者,在一次偶然的体检中发现左下肺有2公分左右的小结节,内有空泡影,恶性概率高。由于其心肺功能较差,根本无法承受全麻的传统微创手术,卢森为其实施了肺肿瘤微波消融术,CT精准定位下,选定入针的位置和角度,一根针穿刺到小结节的正中,5分钟结节消弭于无形。“不开刀、不化疗,身上就一个小红点!”消融术4天,患者便顺利出院。
技术揭秘说说肺肿瘤微波消融术的那些事
什么是微波消融术?
据胸外科主任卢森介绍,肿瘤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将一根特制的微波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到肿瘤中心区域,微波针某一点释放的微波使周围分子高速旋转运动并摩擦升温,产热让肿瘤呈不可逆的变性即肿瘤坏死灭活。同时,在CT引导下,医生能在整个穿刺过程当中,直观的看到针尖的运动轨迹,实时有效的将针尖置放在肿瘤的治疗位置。简单说,微波消融就是一个可以精准“烧死”肿瘤的方法。
微波消融的优点:
1.微创:具有微创、痛苦少、安全性高的特点。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2.高效:对于≤5cm的肿瘤,该技术的有效性、总生存率与传统手术效果一致;对于≥5cm的肿瘤,可以采取分次消融或联合其他疗法来达到满意的疗效。
3.精准:具有精确定位、原位灭活的特点。
4.可重复性:一般情况下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受患者意愿、再次手术的难度和高风险等因素影响,能够接受再次手术的少之又少,而肿瘤微创消融技术可以反复、多次治疗,再次手术仍可能达到肿瘤完全消融的目标。
5.适应症广:可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多个病灶进行逐一灭活。
微波消融术适合于以下患者:
1.高龄/基础病患者: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手术
2.多原发肺癌:保留更多肺功能
3.术后复发:避免二次手术创伤
适应人群不可一概而论,需经MDT多学科团队严格评估
“消融术≠万能方案。”卢森强调,早期肺癌仍以手术为金标准,消融更适合特定人群。术后需定期随访CT,确保肿瘤完全灭活。
“随访,一定要随访,不要觉得手术效果好就掉以轻心,甚至有的患者会认为医生让随访,是变着法子收钱,这是错误认知。”临床上,卢森经常会遇到对随访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的患者,也频频接触过因为疏于随访导致病情变化加重错过最佳治疗窗口的案例。
他表示,随访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判断当前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如果发现病情有进展或者出现新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听从医嘱按时随访,对于提升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2年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医学系,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巿医学会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疼痛协会理事。
从事胸外科工作30年。常规开展常见普胸外科微创手术,熟练掌握食管癌各种切除术式及吻合技术,肺叶各种切除术式,支气管袖状切除,心包内处理血管肺叶切除,未闭动脉导管结扎,缩窄性心包广泛切除,纵膈肿瘤切除,胸骨骨折、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切开内固定等手术。
在食道、纵膈及肺部肿瘤的外科诊治,严重胸外伤诊治,恶性胸水控制,晚期癌症三阶梯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