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人工智能赋能基层筛查,筑牢眼健康防线
人工智能赋能基层筛查,筑牢眼健康防线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8-08 15:45:00    阅读量:5468次
[摘要]:淮海名医:近日,第二十六届眼底病学术交流会议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上,千万眼底病筛查工程正式启动。“筛查工程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国内有效的眼底病筛查模式,联合政府

  近日,第二十六届眼底病学术交流会议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上,千万眼底病筛查工程正式启动。 

  “筛查工程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国内有效的眼底病筛查模式,联合政府、各级医疗机构及社会力量,通过人工智能(AI)及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提升基层眼底疾病的筛查管理能力。”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许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筛查工程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对千万高危人群进行眼底筛查的目标。 

  眼底病成为新的主要致盲原因

  许迅指出,随着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发展,沙眼、白内障等传统致盲性眼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眼底疾病正在成为新的主要致盲原因。 

  一方面,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性黄斑变性等与年龄相关的眼底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另一方面,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引发的眼底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成为致盲重要因素。此外,前些年不断增加的高度近视人群,近年进入眼底并发症高发期。 

  在这一背景下,公众对眼底病的认知度仍普遍偏低。“白内障知晓率达93%,但眼底病知晓率不足20%,许多患者误将视力下降归咎于白内障,直至视力严重受损才就医,此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许迅遗憾地说。 

  面对眼底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近20年来,国家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全国防盲治盲规划(2006—2010年)》首提眼底病防治目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全国防盲治盲规划(2012—2015年)》进一步提出目标:医疗机构普遍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加强健康教育,社会公众防治意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的知晓程度进一步提高,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首次全面将主要眼底病纳入核心病种,要求推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视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阻塞、高血压眼底病变等眼底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系列政策为眼底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此前,千万眼底病筛查工程项目团队在全国13个省(区、市)开展了高危人群眼底病筛查试点,结果显示眼底病阳性率极高,这证实了大规模筛查的必要性。如今正式启动千万眼底病筛查工程,就是想通过早期筛查发现隐匿患者,实现标准化治疗,改善预后。”许迅表示。 

  AI助力基层筛查“破冰” 

  长期以来,我国眼科医疗资源存在显著区域失衡。中心城市的眼科诊疗水平与国际接轨,但绝大多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眼科能力薄弱。因此,许迅特别强调,提升基层筛查能力是解决“患者多在基层,而优质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市”这一矛盾的关键。 

  许迅表示,过去基层筛查能力提升主要受限于两大因素:一是专业人才短缺,二是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但近年来,AI技术的发展为基层突破困境提供了可能。 

  如今,搭载AI的眼底筛查设备价格已降至数十万元,购置门槛大幅降低。此外,部分项目试点地区可通过公益捐赠、政府补贴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设备覆盖率。同时,借助AI技术,基层人员仅需接受简单培训即可操作眼底筛查设备,完成图像采集,再将数据传输至上级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远程阅片和诊断,并结合AI辅助提高诊断效率。 

  “千万眼底病筛查项目前期试点探索出的‘基层采集图像+上级集中诊断’模式,让基层专注于‘筛查端’,突破人力瓶颈,大幅提升了筛查的可及性与效率。患者从筛查到获取结果通常在48小时以内。”许迅说。 

  除此之外,针对眼底病患者失访率较高的难题,许迅提到,在千万眼底病筛查工程项目小范围试点中,“人工一对一跟进转诊”模式虽转诊率高,但人力成本过大,后续如要大规模推广,需依靠信息化手段构建闭环管理体系。 

  为此,项目团队未来计划探索开发AI+小程序智能转诊平台,自动向患者推送筛查结果。若发现异常,详细告知病情风险、智能推荐转诊医院及科室,并提供预约挂号指引。同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复诊提醒,减少因疏忽或信息不足导致的失访,提高患者依从性。 

  许迅强调,眼底病早筛早治意义重大,通过基层能力提升与技术创新,有望实现让患者在家门口发现疾病、获得规范治疗的目标,为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可推广的模式。他表示,项目前期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期待有朝一日,眼底病筛查能够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为常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通过政府主导推动,促进资源整合、流程规范,实现眼底病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健康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