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年初夏,阳光透过宿舍的窗,照在正在打包的整理箱上,《基础护理学》的扉页,依然藏着三年晨光——徐州卫校865班的同学们毕业了!
2025年,对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医院迎来了建院九十周年的辉煌时刻,新医院提升式整体搬迁也已悄然走过六个春秋。一院人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实干担当,交出了一份新时代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精彩答卷,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在徐州一院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这样一个集体——为助力医院发展,提升优质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986年,徐州一院委托徐州卫生学校培养了50名护理专业学生。根据院志记载,1985年全院病床增至512张,分13个病区,当时全院仅有243名护理人员,50名的加入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仅是对一院快速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更是体现了那个时期对护理工作的重视。
与此同时,一院大家庭与865班的50个学生们,亦度过了相识、相知、共成长的四十年光阴。同学情、护理情,铸就终生的一院情,深深烙印在她们的心中,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青春启航:天使的“契约”
那是一段刻有时代印记的青春岁月。“865”是她们共同的名字,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1986年,徐州卫校新生5班的50张青春笑颜,于最美的花季相遇,自此与徐州一院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肩负着助力医院腾飞的使命,她们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护理之路。
晨光熹微,课堂上的知识火花在师生互动中热烈碰撞;实践课上,她们在彼此臂弯练习静脉穿刺,每一次成功都凝结着汗水与坚持;十五六岁的年龄,天性活泼的她们在学校各项活动与比赛中崭露头角……这些珍贵片段,正是865班天使之花初绽的成长密码。
学习、嬉戏,校园处处留下她们的身影与欢笑。宿舍里,一包方便面、一撮海带丝、带着家的味道的萝卜干,便是姐妹们的“小确幸”;课余操场上的小游戏,成了学习之余的甜蜜“调味剂”;晚自习的灯光,温柔勾勒出她们青春的剪影……
在院领导的殷切期许中,在师长的谆谆教诲下,在同学间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里,她们如破茧之蝶,悄然蜕变,迎来毕业的荣光。
徐州卫生学校865班同学合影
毕业飞翔:共筑一院梦
薪火相传,初心不改。初入医院,她们宛如一颗颗新生的种子,播撒在各个科室的沃土之中。在护理前辈们"传帮带"的悉心培育下,不仅尽心尽责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她们,更将“仁爱、奉献、精诚、卓越”的护理精神弘扬传承。一代代护理人接续奋斗,以仁心守护生命,用奉献践行誓言。
工作之初,月考前的紧张准备与田字格本的淡淡墨香交织,成为职业生命里难忘的记忆。示教室里,护理操作千锤百炼,“王萍”称谓似乎“难以改变”,乃至若干年后的她们,逢考就是“王萍您好,我是您的床位护士……” 从起初不知称呼“大姐”还是“阿姨”的局促,到晨间查房时自然的“早上好”;从手捧资料仍读断句的紧张,到口若悬河的专业化宣教——每一步都清晰映照着她们的成长。而CPR练习时,跪地膝下的酸痛,早已浸透她们在抢救一线读懂的那份“生命”的真正份量。
这些看似“严苛”的规训,最终都化作无菌操作时稳定的双手、治疗车扇形定位精准的角度、整理床单元平整的斜角、静脉输液时完美的穿刺;化作护理记录时清晰的笔迹、汇报病情时专业的术语、沟通宣教时温暖的话语,护理工作中慎独的精神,最终成就了她们对一袭白衣永不褪色的虔诚。
繁忙工作之余,还有一种暖——寒冷的冬夜,裹着军大衣,穿过简陋的食堂大厅,那一簇灯光和锅铲的奏鸣,带给“夜班人”“治愈”般温暖。炸馒头片的酥香与酸辣蛋汤的热辣相交融,拂去了冬日的寒意与夜班的疲惫,这是一院人独有的“味蕾”记忆。
伴着“家”的温馨和“三基本”的羁绊,曾经的一个个她,参与并见证了全市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肾移植术、心脏移植手术、苏北地区首例肺脏移植、全市首例胸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干细胞移植、第一例角膜移植、徐州市首例经内镜下阑尾炎逆行治疗术ERAT等患者的成功救治;参与ICU的初建;参与首批责任制护理病区试点的创建……她们用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的顺利康复保驾护航,用爱创造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者精神,传承的是对这份神圣职业的庄严承诺。她们在护理的赛道斩获了一个个殊荣,那是对医院最长情的告白。
拼搏创新:成长扎根绽放
四十年间,医院这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给予她们归属与庇护,也为她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的平台。如同一群怀揣梦想的追光者,她们秉持着“斗鲨”的精神,自我激励,拼搏创新。在新医院提升式整体搬迁、等级医院评审、重点专科建设、三年同心抗疫、专业赛场竞技及专科人才培养中,都有“865”的身影。工作之余,她们利用夜校和自学的方式充电,不断提高学历水平;临床实践与科研工作的相辅相成,促进了她们护理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她们如同五十束微弱的光芒,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默默地发光发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回望来时路,那一串串平凡而坚实的脚印里,镌刻着她们无悔的青春誓言。那一幕幕同学情、一院情,都成了生命里最珍贵的馈赠。依稀记得,第一次独立值班的忐忑心情;第一次抢救成功后患者和家属的感激涕零;第一次护理带教时的严谨认真与用心付出;第一次获奖时的骄傲自豪与激动不已……泛黄的实习日记,渐渐蜕变为精湛的护理技术;荣誉榜上的名字,随着时光的流转渐渐褪色,但刻在她们生命里的护理职业年轮,却清晰如昨。
2019年,岁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徐州卫校865班同学毕业30年,在老院、新院相聚留念
一院情深:青春无悔
岁月改变了容颜,却让最初的誓言愈发闪亮:从懵懂少女到独当一面的护理骨干,从平凡普通的护士到引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她们用四十年光阴,诠释了什么是“以心为灯,愿做生命的守护天使”。
种一树爱院的芬芳,只为馨香一院情。她们以不同的姿态怒放,点缀着一院发展的蓝图。她们与时代同行,她们与生命同向,她们与健康相伴,她们与徐州一院改革发展相连。
在徐州一院建院九十周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四十年时光弥足珍贵,她们和医院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忆。她们宛如亲密无间的“家人”,更是矢志不渝的忠诚守护者。每一寸光阴,都镌刻着她们的奉献与坚守;每一次成长,都凝聚着她们的汗水与心血;每一次蜕变,都离不开院领导的关怀和鼓励。
从中山北路19号老院区迁移到新院区的那棵海棠树,见证了医院的跨越式发展,亦见证了865班同学们用青春诠释:有些契约无需纸笔——那是刻在生命里的一院情、同学情、天使情的承诺。
编后语:
同学情,是一场永不散场的青春故事;姐妹情,是相互鼓励支撑的心理驿站;一院情,是与一院共成长之缘。
此刻,我们以回眸为笔,轻轻勾勒她们的青春故事。愿这份温馨回忆,依然带着青春的芬芳,永远馨香在一院发展繁茂的枝头,成为她们心中永不褪色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