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岁的莉莉最近总是口渴,还频繁上厕所;食欲大增,但体重却不升反降。起初,妈妈以为是天热或者长身体而没在意,直到莉莉在学校体育课上突然晕倒,才紧急送医检查。经检查,莉莉的空腹血糖高达13.6mmol/L,尿酮体阳性,最终确诊为1型糖尿病。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衡浩介绍:“糖尿病并不专属于成年人,年仅几岁的小孩患上糖尿病的情况也并不罕见。儿童糖尿病起病急、症状隐蔽,容易被家长忽视。像莉莉这样‘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其实是身体发出的紧急信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儿童糖尿病,了解孩子们“甜蜜的危机”。
01 什么是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三种: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指患儿的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或明显减少,引起血糖水平的持续增高,导致糖尿病,这种糖尿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指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导致血糖升高,往往合并其他代谢异常;由于后期β细胞功能衰竭,最终也可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特殊类型糖尿病
指由于染色体、基因等遗传学信息异常所导致的糖尿病,在儿童中偶有发生。
在糖尿病患儿中95%以上为1型糖尿病。但近年来,随着儿童肥胖率的增加,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也明显增多,摄入过多热量导致体重增加是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02
“三多一少”
是儿童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儿童糖尿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都可以总结为“三多一少”。
三多:①尿量增多: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晚上还会出现尿床现象;②喝水多;③吃得多:食欲明显增加,但仅针对早期患儿,病情加重之后,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少:食欲增加但体重不升反降。
另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症状,脖子周围或者腋窝处皮肤变黑;皮肤瘙痒、易疲劳、易发脾气、视物模糊、伤口疼痛且愈合缓慢,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的情况;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类似于阑尾炎,首次发病很容易误诊。
特别要注意的是,1型糖尿病往往起病迅速,可能引起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患儿可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
03
如何科学干预
儿童糖尿病?
药物治疗
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患儿,应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确定治疗剂量时应当综合考虑年龄、体重、糖尿病持续时间、营养、体育锻炼等众多因素。而对于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律使用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治疗。
饮食管理
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饮食要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通过调整能量摄入、改善营养素结构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并使血糖控制达标。
适量运动
糖尿病患儿也可以运动,科学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及药物的用量,更能帮助消除多余的热量,降低血脂、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但运动应在病情平稳状态下进行,运动强度及时间要适当,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任何突发身体不适、剧烈运动前后、饮食显著变化均应及时监测血糖。
并发症筛查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了解儿童糖尿病的典型信号,为孩子们筑起健康防线。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孩子们摆脱“甜蜜的危机”,重获健康童年。
衡浩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南京鼓楼医院深造学习,发表多篇论文,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擅长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及糖尿病、代谢病等疾病的诊疗。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