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体检报告时,很多人会被"肺结节"三个字惊出一身冷汗,这个听起来像"癌症信号"的医学术语,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常见。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个做胸部CT的人就有2-3个能发现肺结节,但请先别慌,这些"小疙瘩"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完全不同。
肺结节是什么?
肺结节是肺部CT影像中直径≤3厘米的阴影(超过3厘米则称为肿块),就像皮肤上会长痣一样,肺部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这种"小疙瘩"。它们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成群分布,多数人在发现时没有任何咳嗽、胸痛等症状。
肺结节形成的原因?
良性结节主要是
1、肺炎、肺结核治愈后留下的疤痕。
2、真菌感染,如隐球菌形成的肉芽肿。
3、血管异常,如血管瘤。
4、吸入粉尘形成的沉积,常见于矿工。
恶性结节主要是
1、原发性肺癌。
2、转移癌,即其他器官肿瘤扩散至肺部。
值得强调的是:约95%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但发现后仍需专业评估,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胸腔镜微创手术是首选。目前铜山区中医院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肺结节,手术切口仅3CM,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良好,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治愈率可达95%以上。
预防与筛查建议
1、吸烟者立即戒烟,接触油烟时要开抽油烟机。
2、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低剂量CT筛查,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1/5。
3、职业暴露人群,如矿工、化工从业者更加需要加强防护。
4、肺部炎症及时规范治疗,避免迁延不愈。
肺结节≠肺癌,但它是身体发出的健康提示信号,既不要因过度恐慌盲目手术,也不要因疏忽延误治疗时机,科学随访、理性对待,才是应对肺结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张芾
胸外科医师
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于南京市胸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胸腔镜技术,擅长胸外科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