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厌食家长要负多半责任,平时要注意引导、创造好的吃饭氛围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7-02-09 16:48:00 阅读量:2123次
[摘要]:淮海名医网: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受暗示性”或“模仿性”较强,大人在饮食上的习惯和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哪种饭菜好吃、哪种不好吃,就会给孩子以“暗示作用”,孩子听了这些话,很可能对某种食物产生反感,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宝宝厌食原因
家长对孩子的暗示及影响
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受暗示性”或“模仿性”较强,大人在饮食上的习惯和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哪种饭菜好吃、哪种不好吃,就会给孩子以“暗示作用”,孩子听了这些话,很可能对某种食物产生反感,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孩子生活时间不规律
学龄前儿童的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胃容量较少,消化酶和胃酸比成年人分泌少,消化功能不稳定,消化能力较弱,适应性差,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果饮食不定时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适量的活动,都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出现食欲不佳。
饮食环境与厌食
吃饭的地方人多嘈杂、开着电视、成人吸烟饮酒、吵吵闹闹等,这样的环境都不利于孩子进餐。
缺锌引起厌食
唾液中的味觉素的组成成分之一是锌,锌缺乏时,会影响味觉和食欲;锌缺乏可影响味蕾的功能,使味觉功能减退;缺锌会导致黏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堵塞了味蕾小孔,食物难以接触到味蕾,味觉变得不敏感。
出生后喂养不当而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
在婴儿期,由于喂养单调,爸妈忽视了辅食的添加和补充,长期以奶制品及淀粉类饮食为主,造成纤维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而使婴儿大便干结,舌体味蕾扁平,味觉呆钝,食欲不振。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常常给宝宝吃泡饭、酱菜之类的饮食。长此以往,造成锌元素、必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缺乏,致使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
小儿厌食怎么办
1、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事实表明,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多半也是个厌食者。
2、注意引导
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大人应当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
3、创造好的吃饭气氛
要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摄食。
4、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
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扫一扫,分享本页
版权所有:徐州市方盛传媒有限公司 - 淮海名医网 |
苏ICP备15009542号-2 | 公安备案号:32030202000450
新闻投稿QQ:3105796870 | 服务电话:18151859889
免责声明:淮海名医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有转载或引用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5-2020 徐州方盛传媒 All Rights Reserved.